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四川经济网泸州讯(周超文 王德川 记者 庞玉宇 文/图)连片的山坡上一派生机,翠绿的玉米叶在风中摇曳……眼前绿意盎然的景色让人很难想到,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撂荒地。5月6日,行走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兴莲村的田间地头,映入眼帘的都是撂荒地整治后带来的一派葱绿景致。
撂荒地种上玉米
近些年来,因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无人耕种,土地肥力变差、地力等级下降等原因,兴莲村有近100亩耕地逐渐闲置而成为“撂荒地”。据打古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,去年9月,兴莲村在打古镇党委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,采取分类整治、因地施策的措施,充分调动群众自主复耕的积极性,盘活弃耕土地,实现荒地变良田。对无力耕种或者不愿耕种的农户,采取代耕代种、集中流转等形式进行复耕,以“农户+村集体+合作社”的模式全面推进撂荒地整治,将“沉睡”土地变成“活资产”。2022年,兴莲村共整治复垦撂荒地150多亩,其中带动农户自主复耕近60亩。
关键词:
热门推荐
最新资讯